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附件2 主要航空公司經驗做法
一、國貨航
(一)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為進一步做好“保通保暢”工作,國貨航貨站事業部分別成立了保通保暢專項工作組,貨站主要領導擔任工作小組負責人,對貨站保通保暢工作進行統一部署和協調指揮,建立專項溝通協調機制,及時根據屬地政府要求和貨站生產實際,對各項保障任務和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控和協調,確保各項保通保暢工作任務的有效完成。
(二)強化物流通道建設。一是靈活調整貨機航線網絡,積極組織臨時包機運力,率先在市場上推出客機貨班業務,加強航線運力調度和保障。二是在海外積極尋求開發當地的保障資源,采購新的地面服務供應商,在機坪操作、貨物處理方面形成雙地面代理的保障模式,提高航班運行及貨物處理速度,有效提升貨物地面集散操作效率。
(三)提升運輸保障效率。一是針對客戶的特點,建立地面保障提取快速通道,制定出臺《貨物運輸快速服務保障流程》,有效提升貨站保障效率。二是協同海關推進北京雙樞紐空港電子貨運平臺(單一窗口)建設,編制《天津航空口岸國際貨運通關物流作業時限及流程公示表》,提升通關效率。三是推進電子運單作業,持續推動公司數字化作業轉型,截至2022年5月底,公司電子運單整體普及率達到72%,全球排名第4位。
(四)積極推進供需對接。一是把“致力于做定制化航空冷鏈服務的領跑者”作為重要目標之一,加強與冷藏設備供應商深入磋商,不斷推動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二是積極承擔疫苗等救災物資運輸任務,履行國企航司社會責任,結合公司航線網絡布局,為客戶量身打造新冠病毒疫苗運輸解決方案。
(五)加強信息監測預警和應急體系建設。一是加強對國家宏觀經濟發展、行業趨勢變化、中短期市場信息和專題性課題的研究。二是制定應急處置管理程序,編制新冠疫情應急處置方案,不斷提升貨物應急處置能力。
二、南貨航
(一)統籌調度形成合力,快速聯動應對疫情。上半年,疫情先后沖擊華南、華東等主要市場,南航沉穩應對沖擊,快速反應,果斷決策,一是統籌調度航班、貨物、人力等資源,強化系統聯動,在廣州、深圳、上海三地間靈活布局,優化運力調配,實現資源共享,確保干線平穩運營。二是通過充分發揮總部與屬地、樞紐與樞紐、核心與周邊、國際與國內之間的生產組織聯動作用,形成合力,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對南航貨機運營的影響,確保整體供應鏈暢通。
(二)多管齊下,全力做好航線運力投入,確??罩写髣用}通暢。一是在貨機運力方面穩產能,全力提升貨機利用率。利用貨機空檔時間安排加班、增加短線、對外采購運力等方式,確保了貨機運力的穩定。二是在國際客改貨運力方面,加強統籌協調,通過“紅本正班+臨時加班”的組織模式,滾動安排航班計劃,使客改貨運力投入大幅增長。三是不斷恢復國際客運航線增加腹艙運力。四是靈活調配國內寬體運力,增強重點城市之間的運輸網絡和節點暢通。
(三)強化保障能力,優化運行體系,護航平穩運營。一是打造南航“物流鐵軍”,永遠沖鋒在一線保障的第一位;形成每周地面服務溝通協調機制,重點解決拉貨問題。二是持續推動大運行體系“一張屏”建設,抓標準過站時間,開展貨機正常率提升行動,推進貨機中心配載和腹艙精益配載工作,實現集裝容器自動化,有效提升了運行周轉效率。
三、東航物流
(一)優化通關流程。進港方面,根據進港貨物類型及客戶特殊需求,開展一系列有利于縮短通關時間的服務舉措,比如特種貨物機坪快速分撥;快件、鮮活易腐、外交郵袋等特種貨物優先提貨等。出港方面,為確保進出港航班的海關信息順暢,每日通過進出境運輸工具動態申報系統對航班備案信息進行監控,發現異常,及時做好信息補錄工作。同時,通過推進電子運單的使用,擴大貨物運輸無紙化覆蓋環節,完善原始艙單申報流程,提高艙單申報準確率,提高貨物保障效率,減少操作耗時。
(二)優化產業對接與服務機制。疫情以來,東航物流充分發揮航空運輸優勢,保障運輸企業生產急需物資。由專門部門專業小組負責對接,提供空運干線運輸、進港“車代庫”、快速清關等配套物流解決方案,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復工復產階段,圍繞高科技、消費品、生物醫藥、汽車配件和會展行業板塊,加大直客開發力度,做精定制化物流解決方案,與SHEIN、INTEL等客戶保持業務合作,簽約半導體、光刻膠等行業的多家企業。持續拓展海運和鐵路運輸需求客戶,加快新客戶合作業務的落地,并通過做好網銷平臺開發和推廣,完成數字化營銷基礎體系搭建,為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貢獻力量。
四、順豐航
(一)多渠道滿足貨物運輸需求,充分發揮自有資源優勢。2022年當疫情發生導致局部地區封控,對民生物資供應、產業鏈供應鏈的正常運轉造成不利影響,為社會正常生產生活、快遞物流運轉帶來挑戰時,順豐集團依托自身強大的干支線貨車、中轉場、網點、倉庫等運力底盤和高效的組織調配能力,支撐民生保供、防疫物資運送,在航空物流運輸受阻時,一方面通過客運腹艙集貨高效保障物流服務鏈條暢通、完整,一方面全方位調動包括干線貨車、鐵路等陸運運力資源承載物資,晝夜奔赴以便最快將物資送至所需城市;對于存放在封控地區的倉儲物資,通過全國近100個城市運營超過390個電商類倉庫間進行即時轉倉、靈活分倉等,最大限度提升物資流通轉運效率,確保經濟循環不發生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