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推動航空體育運動項目在國土、氣象、農業、林業、環保、應急、電力、公安、邊海防等重點領域的應用,進一步拓展航空體育運動項目的應用場景。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應急救援、農林噴灑、航拍航測、警務應用等實際應用場景為基礎設計競賽科目,與職業技能水平評價相結合,打造航空體育運動職業技能大賽。進一步優化現有競賽科目設置,適當增設應用類科目,推動現有賽事更好發揮為國家各行業選拔職業人才作用。
(三)加大航空體育運動宣傳力度,積極引導航空體育運動消費
8.加強項目宣傳引導。發揮主流媒體和新興媒體作用,加強航空體育運動法規政策、行業重大事件、典型案例宣講,引導群眾正確認識航空體育運動的風險,優化低空經濟健康發展的輿論環境。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宣傳推介航空體育運動,增加民眾了解和參與航空體育運動的渠道。利用各類節慶、航展、會展等平臺集中展示航空體育運動發展成果,鼓勵各航空體育運動俱樂部開展航空體育運動科普教育,推動航空模型、無人機、模擬飛行、室內跳傘等項目活動進社區、進街區、進商圈,提升公眾對低空經濟和航空體育運動的認知度和接受度。
9.營造航空體育運動文化氛圍。支持各地開展航空體育運動文化、航空科普教育等群眾性航空體育運動活動,通過舉辦器材展示、飛行表演、飛行器體驗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群眾零距離接觸和了解航空體育運動,提升航空體育運動觀賞性、參與性,增強消費黏性。鼓勵在青少年中開展航空體育運動相關知識講座、課外項目培訓、夏令營等形式的活動,深入普及航空體育運動文化,持續激發航空體育運動消費需求。大力開展“天空很遼闊,我們一起飛”主題系列公益活動,繼續推進跳傘、航空模型國家集訓隊進校園等公益活動在全國各地開展,積極引導全年齡段人群參與,擴增航空體育運動低空飛行消費市場。
10.積極搭建航空體育運動國際交流平臺,擴大與國際、洲際航空體育運動組織的交流合作,吸收借鑒國際航空體育運動以及其他休閑運動成功的運營模式,積極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和相關機構承辦各級各類國際航空體育運動頂級賽事活動。
(四)完善航空體育運動產業配套,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11.完善航空體育運動基礎設施網絡。鼓勵各地加強航空飛行營地等航空體育運動場地建設,鼓勵大、中、小學校建設、掛牌校園航空飛行營地,鼓勵各飛行營地積極開展青少年參與度高的航空知識科普、飛行器參觀、航模制作、模擬飛行等活動,鼓勵航空飛行營地區域協作,規劃營地間低空目視飛行航線,構建航空體育運動基礎設施網絡體系。按照《航空飛行營地星級劃分與評價》團體標準,推動四星級、五星級標準的航空飛行營地星級認證。
12.加快推動航空體育運動項目標準化體系建設。重點圍繞航空體育運動項目水平等級、辦賽標準、場地器材標準、賽事活動、教育培訓等體育服務領域開展團體標準制定工作,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參與國家、行業、團體的相關標準制修訂,積極推動部分協會團體標準上升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提高航空體育運動產業在市場主體、設施建設、服務提供、技能培訓、人員資質、活動管理、器材裝備等各方面標準化水平。
13.加快航空體育運動信息化水平建設。推動開發以移動互聯網技術為支撐的航空體育運動信息服務平臺,發布場地預定、運動指導、賽事參與、項目體驗、技能培訓、器材裝備定制、交流互動等信息。充分利用航空體育運動專業技術強、科技含量高、與新興技術結合深的特點,推進航空體育運動智能制造、智能穿戴設備、“互聯網+體育”等產品落地,豐富線上教學、線上模型制作、線上航空科普、模擬飛行等數字內容,擴展航空體育運動消費模式。
14.加大航空體育運動人才培養力度。廣泛吸納社會各界人才,強化專業運動隊伍建設,穩定、擴大高水平運動隊伍規模。加強航空體育運動教練員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練員隊伍的專業知識、道德修養和執教能力。積極推進軍民融合發展,鼓勵國家航空器飛行員加入航空體育運動行列,暢通具有國家航空器飛行員經歷的人員申請運動執照的路徑。完善運動類航空器維修人員執照管理,推進維修人員隊伍建設。健全航空飛行營地人才保障體系,培養一批適用于航空飛行營地發展的安全員、指導員及相關管理和工作人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建立航空體育運動助力低空經濟發展統一協調推動機制,統籌指導航空體育運動各項工作,加強規劃實施和要素保障,重點圍繞組織管理、制度建設、產業發展、安全監管等方面協同抓好工作落實。
(二)開展試點先行。鼓勵航空體育運動產業基礎好、發展意愿強的地區開展航空體育運動低空經濟試點建設,在圍繞賽事升級、低空飛行、培訓服務、低空消費、場景應用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工作,為航空體育運動助力低空經濟發展先行探索、示范引領。
(三)強化安全保障。統籌發展和安全,認真落實低空領域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鼓勵保險機構積極開發航空體育運動飛行員、器材、賽事活動組織等相關保險產品。融合軍民航監管資源,結合網絡和移動設備定位技術開發航空體育運動安全監管產品,創新監管模式。
(四)加強行業規范。結合航空體育運動生產經營、產品服務特點,完善航空體育運動產業統計指標體系。鼓勵各級航空體育運動協會建立服務平臺,收集和發布本地區航空體育運動信息。加強航空體育運動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強化行業自律,推動航空體育運動規范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