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5月14日,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刊發專題文章《向“新”前行 乘勢而“飛” 海南點燃低空經濟新引擎》。文章介紹,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低空經濟已經成為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方向。有著獨特優勢的海南,低空經濟發展潛力無限。作為我國唯一的熱帶海島省份,海南因地制宜,加快培育以低空經濟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低空業態不斷豐富,在低空旅游、航空運動、應急救援等方面領“飛”全國。
文章指出,海南除了自然資源以及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方面的基礎優勢,還有海南自貿港建設及航天、北斗、深海科技等優勢。海南省發改委基礎設施發展處處長郭堯表示,未來,海南將充分發揮陸海空條件和旅游資源優勢,圍繞熱帶海島特色,在商業化短途運輸、低空旅游消費、海洋經濟開發等方面進行產業布局,將海南打造成為低空經濟試點示范區,為高質量建設海南自貿港注入發展新動力。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下:
無人機穿梭在高樓大廈間送外賣,游客乘觀光直升機在空中欣賞旖旎風光,救援直升機開展緊急救援行動……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空經濟”首次寫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成為我國各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賽道。
作為我國唯一的熱帶海島省份,海南因地制宜,加快培育以低空經濟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低空業態不斷豐富,在低空旅游、航空運動、應急救援等方面領“飛”全國。
■ 跨海飛行 新模式注入新活力
今年4月24日,一架FP-98大型固定翼無人機從海南海口甲子機場起飛,來自海南祿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400多公斤南美白對蝦蝦苗作為首批隨機貨物,用時不到3小時便抵達目的地珠海蓮洲機場。此次飛行是海南首次實現到珠海的無人機公共貨運物流跨海飛行。(向新質生產力要增長新動能:瓊粵無人機貨運首飛成功,FP-98“獅子座”大型無人機獲TC后首次執行跨海支線物流運輸任務)
“通過無人機運輸,大大減少了運輸時間,同時又保障了水產種苗的存活率,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海南祿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云永超說,過去水產品通過陸運及過海輪渡到廣東,運輸時間達到十二三個小時,運輸時間長,損耗大。
“無人機跨海飛行,是一個新的模式,給我們運輸保障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他說。
此次無人機配送跨海飛行,是海南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一次生動實踐,將極大提升兩地農產品的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為瓊粵兩地低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
據了解,執飛此次任務的FP-98大型固定翼無人機是國內首款大型無人運輸機,可應用于運輸投送、應急空投、通信中繼和特種試驗搭載等場景,能夠大幅提升跨城市或邊遠地區物流運輸效率。此次跨海飛行,無人機搭載了北斗三號綜合管理平臺,借助低空運行管理、綜合管控、飛行服務及空域管理方面的能力,將一批高附加值的農副產品從海南運往珠海。
中國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長李健在當日跨海飛行儀式上表示,通過此次活動,能夠促進各方加快對具有中國特色的低空經濟發展成功經驗的不斷探索,通過總結、完善、提高,在空域管理、飛行運營、服務保障、安全管理以及相關技術標準等方面,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管理和應用體系,形成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的新樣板,為我國低空經濟產業的全球領先地位做出應有貢獻。
■ 因地制宜 低空業態不斷豐富
作為中國唯一熱帶島嶼省份,海南每年可供通航飛行天數300多天,可飛行日和空中游覽活動時間位居全國之首,發展低空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
同時,海南前瞻性地對低空經濟展開了相關布局,搶抓低空經濟“風口”。2010年,海南成為全國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地區;2023年,海南發布了“海南省無人駕駛航空器適飛空域圖”,在全國范圍內較早地做出低空空域放開的持續性嘗試。
海南還在全國率先建設完成首個覆蓋省級區域的低空空域空管服務保障示范區和首個軍民航雙認證的通航飛行服務站,填補了國家空白,實現了海南低空管控有序。
中國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胡清群說,海南作為全國最早開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地區之一,在全省布局、建設通航機場,不斷夯實海南低空經濟發展基礎。目前海南已在省內建成了相對完善的低空管理制度體系和運行相對高效的基礎設施服務體系,真正做到了“飛得起、管得住”。
近年來,海南因地制宜發展低空經濟,憑借良好的制度體系、基礎設施和優越的飛行環境,低空業態不斷豐富,在低空旅游、航空運動、應急救援等方面居全國前列。
海南低空旅游蓬勃發展,成為不折不扣的龍頭省份。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海南空中游覽和跳傘飛行均居全國第一,空中游覽飛行小時數、起降架次和載客量分別達到約1.37萬小時、15.2萬架次和36.48萬人次,占全國比重分別約45.9%、63.2%和61.1%;跳傘飛行小時數、起降架次和載客量分別達到約0.42萬小時、1.07萬架次和4.53萬人次,占全國比重分別為37.7%、42.8%和39.6%。
海南也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通航企業競相落地。截至目前,海南共有本地注冊的通用航空經營性企業160余家,常駐海南非本地通用航空企業近50家,為海南低空經濟發展帶來了市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