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4月15日,無錫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召開。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強調,發展低空經濟,無錫有基礎、有謀劃、有探索,前景無比可期、未來大有可為。全市上下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和對江蘇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發展低空經濟的部署要求,牢固樹立“無事業不產業”“管行業就要管產業”的鮮明導向,拿出“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遵循“因地制宜”的方法論,下好“多方協同”的一盤棋,加快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新質生產力發展新引擎,努力將無錫打造成為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發展高地和全國低空經濟創新示范區。
無錫市委副書記、市長趙建軍作具體部署。市領導蔣敏、許峰、封曉春、張立軍、周文棟、吳建元,市政府秘書長陳壽彬在主會場或分會場出席會議。
杜小剛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打造“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全國兩會,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作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項具體任務。省委省政府對大力發展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也都提出明確要求。低空經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
全市上下要深刻認清低空經濟作為當前我國自主可控的產業新賽道、作為與我市優勢契合的增長新支撐、作為提振干部精神狀態和專業素養的成長新舞臺所具有的重要價值,搶抓低空經濟發展帶來的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等機遇,為無錫發展新質生產力積蓄更多優勢。
杜小剛強調——
“因地制宜”是習近平總書記就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給出的重要方法論。(“新質生產力”“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習近平: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省委書記信長星就全省因地制宜發展低空經濟進行了專題調研和勉勵指導。(江蘇如何發展低空經濟?省委書記信長星這樣說)
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珍惜省委信任,切忌貪大求全,始終因地制宜,構建研發制造、商業應用、基礎設施、服務配套“四位一體”的發展體系,把低空經濟的時代紅利牢牢掌握在手中。
關鍵要堅持五項原則:
一要堅持“市場是根本”,按市場邏輯厘清發展模式和方向路徑,把政府職能與市場場景連接起來,持續提升無錫低空經濟體系的市場競爭力和綜合效益。
二要堅持“空域是關鍵”,全力做好爭取工作,深化深層次應用的開發,探索空域使用機制創新的地方路徑。
三要堅持“政策是保障”,跟蹤國家和省級動向,學習先進地區做法,從無錫實際、市場需要出發,探索推出更多實效性強、精準度高的政策舉措。
四要堅持“制造是核心”,充分發揮無錫制造業優勢,把發展低空制造和技術創新作為核心任務,緊盯關鍵領域,實施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為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支撐。
五要堅持“安全是底線”,把安全理念貫穿低空經濟發展全過程,把必須管住的堅決管到位,循序漸進推動場景應用,理性科學看待新事物伴隨的風險,不能因噎廢食阻礙技術探索和產業發展,用高水平安全支撐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杜小剛強調——
要用好因地制宜這一重要方法論,在發揮好無錫特色優勢的基礎上,抓好五方面重點工作。
一要發揮經濟能級優勢,因地制宜開發應用場景。把整個無錫當作一個海量“場景庫”,站在市場側、需求側角度,廣泛發掘能與低空經濟產生化學反應的潛在場景,重點聚焦“低空+觀光旅游”“低空+物流運輸”“低空+城市治理”,做好以場景“化”產業、以場景“育”產業的文章。
二要發揮制造發達優勢,因地制宜壯大產業規模。深入推動低空經濟核心產業能級提升行動,錨定航空器研發制造等核心賽道,高標準引育一批頭部平臺、高潛力企業,打造一批低空經濟產業園、產業示范基地,不斷夯實項目支撐,有效推進傳統通航、無人機、未來飛行等綜合業態融合發展。
三要發揮算力洼地優勢,因地制宜加強數字賦能。圍繞“數空融合”,既在硬件上強化數字基礎底座,在加強算力設施建設的基礎上,盡快在城市治理相關平臺嵌入低空經濟調度模塊,推動低空空域全息勘測與數字化,構建低空智能的運行環境;又在軟件上強化數字規則引領,大膽探索低空數字采集、運用規則,建設數字無錫的“空中數據庫”,打通從數據鏈到產業鏈再到價值鏈的轉化通道。
四要發揮區域中心優勢,因地制宜集聚發展資源。深度融入和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全方位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協同合作,在更大范圍集聚政策、資本、創新資源。特別是注重引入大院大所的高水平研究團隊,高標準建設低空經濟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充分發揮科創飛地作用,用好用活“研發孵化在外地,產業轉化在無錫”的協同創新機制。
五要發揮空港樞紐優勢,因地制宜優化基礎設施。抓緊實施低空經濟基礎設施發展規劃,進一步優化通航、無人機、民航等設施,不斷升級丁蜀機場綜合功能,布局建設城市中心直升機場、城市候機樓、直升機起降點,抓緊申報民用無人機試飛運行基地、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加強低空經濟與碩放機場的協同度,發揮低空經濟“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的節點增效作用。
杜小剛要求——
發展低空經濟事關全市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局,要加強組織領導、政策研發、對上爭取、人才儲備,建立健全專班機制,緊扣產業培育、組織推進、園區建設等十個維度開展工作。要抓緊啟動低空經濟地方立法,制定出臺含金量高、針對性強的“銳政策”。要招引創新團隊和高端人才,特別是充分發揮各家國企在項目招引、設施建設、產業培育、場景開發等方面的作用,全力爭創國家級、省級相關試驗區和基地。
各級領導干部要及時更新知識體系,強化產業思維、科技思維、市場思維,攜手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共同為江蘇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作出更大貢獻。
會上,趙建軍重點圍繞“怎么看、干什么、怎么干”,就無錫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工作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門切實增強工作自覺、找準工作重點、凝聚工作合力,堅持因地制宜、找準差異道路、加強集成創新,著力打造有應用需求、有基礎支撐、有鮮明特色的低空經濟之城。
一要健全安全防護體系。圍繞空域使用、飛行審批、監督管理等理順工作職責,加快建立空中交通分層管理體系,編制發布數字化目視航圖,嚴抓實管市場準入、空域管理和執法追責等環節,做好應急預案和定期演練,確保飛行安全和公共安全。
二要突出場景需求牽引。聚焦載貨、載人、城市治理等重點領域,探索物流B2B/B2C無人機配送以及警用安防、消防救援和醫療救護等更多“人無我有”的剛需型應用場景,推動低空經濟融入百姓生活、鏈接重點行業。
三要完善基礎設施網絡。著眼滿足大規模、高頻次飛行需求,前瞻布局低空智能融合飛行管理服務平臺、5G-A低空專網基站以及直升機和無人駕駛航空器起降點、小型智能機巢機柜等新型基礎設施,有力保障低空經濟中長期高質量發展。
四要力促產業集群發展。因地制宜布局建設低空經濟特色產業園區,針對性加大產業鏈條引育力度,拓展提升上游核心零部件產業,加力布局中游整機制造產業,帶動做強下游服務支撐行業,推動形成產業集聚效應、規模效應。
五要狠抓務實落實見效。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市場導向、創新驅動、科學統籌,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工作推進體系,助推低空經濟新增長點蓄勢騰飛,為全市新質生產力發展擔使命、做貢獻。
會上,市交通運輸局匯報無錫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等工作。宜興市、梁溪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交通集團、江蘇數字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言。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無錫低空經濟重點鏈上企業代表在主會場參加會議。
據了解,《無錫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于近日印發,《方案》涵蓋產業能級提升、技術創新引領、試點示范爭創、場景應用拓展、空域資源盤活、基礎設施夯實、產業生態構建、法規政策創新等8大行動、30項重點任務。其中,明確提出依托宜興丁蜀機場、梁溪科技城等地特色園區先發優勢,布局做優eVTOL、無人直升機等產業。
以上內容為高博特編輯選取的熱點新聞,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特別關注 ——————
讓科技更好地賦能產業,“尖兵之翼”永不落幕。高博特自2006年發起、策劃、投資、組織,在相關專業機構支持下成功舉辦了最早的無人機主題會展活動——“尖兵之翼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后持續推動無人機技術交流。高博特創新引領最早在深圳、上海、鄭州等地發起舉辦無人系統會展賽飛活動,有力促進了我國無人系統整體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20年來,高博特始終堅持讓科技更好地賦能產業的愿景;努力為行業企業搭建產業鏈高端交流平臺,為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服務。具體業務范圍涵蓋:信息情報、媒介傳播、會展活動、招商加盟、品牌提升、咨詢服務、產品中心等七大服務體系,長期服務于“軍轉民、民參軍、軍民融合”等國家戰略。
2023年,高博特集買、賣、租、播、展、會、賽、培于一體的新型展廳項目即將啟幕,該展廳旨在從深度對接的層面為各入駐企業一站式解決經營中面臨的各項問題,企業租、賣的產品我們來、企業需要的品牌我們筑、行業頂尖的賽會我們辦、行業急需的培訓我們辦。新的一年,高博特新模式、新服務、新平臺,必將給各一直以來支持我們的朋友帶來全新的體驗。
更期待2023年4月12日至14日,與您相約“尖兵之翼——第十三屆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共聚中關村科學城四季科創中心。(詳細內容可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