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行業多部新規、多款新產品發布、大疆新回應、哈工大新產品……
來源:尖兵之翼
|
作者:高博特軍工
|
發布時間: 2021-03-15
|
17153 次瀏覽
|
分享到:
民航局印發《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管理辦法》,本著服務發展、公平開放、協同管理和逐步規范的原則.....
日前,民航局印發《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管理辦法》,本著服務發展、公平開放、協同管理和逐步規范的原則,進一步明確民航局、民航地區管理局以及試驗區申報、建設主體的主要職責,提出了對試驗區建設及運行進行監督指導、綜合評估、交流推廣的要求,以及明確試驗區設立、暫停與退出機制,以便持續有力支持和指導試驗區建設和運行。
3月3日,上海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介紹《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以及上海貫徹落實《總體方案》的主要舉措。工信部政策與法規司近日發布《民用無人機生產制造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
《意見稿》將民用無人機分為微型、輕型、小型、中型、大型五種類型。提出民用無人機生產企業應當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的民用無人機唯一產品識別碼相關標準和管理規定,編制產品識別碼,并寫入無人機不可擦除的芯片存儲區。民用無人機生產企業生產用于境內使用的微型、輕型、小型無人機,應當具備在飛行過程中通過無線局域網、藍牙等方式自動廣播產品識別碼信息等功能。
《意見稿》還提出民用無人機生產企業生產用于境內使用的無人機,應當在無人機產品中設置電子圍欄,使其具備飛行區域限制及警示功能,滿足空域管理相關要求。民用無人機生產企業生產除微型以外的民用無人機,應當具備應急處置功能,能夠在鏈路丟失、動力不足等情況下,向操控人員告警,并采取自動返航、著陸等應急處置措施,減少對人員及建筑物的傷害。
關于通用航空方面,《總體方案》明確提出“支持建設金山華東無人機空港”,將進一步推動金山融入虹橋“大交通”體系,實現錯位發展、功能協同,成為大虹橋空運體系中的特色功能區域和開放式無人機生態系統。
3月10日,中國民航局發布“關于《民用微輕小型無人駕駛航空器運行識別概念及要求(暫行)》(以下稱通告)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通告》指出,實現對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的運行識別和監視是維護民用航空安全、有序、高效運行的關鍵所在,是對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進行科學有效監管、提供空中交通服務的必要條件。
基于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運行及交通管理要求,實現針對微輕小型無人駕駛航空器識別與監視的運行。
《通告》包括對運行識別的定位、目的、范圍、原則、依據和主要內容;說明了與生產制造的關系,并考慮了與國際主流規范、標準的兼容問題。為后續制定運行和技術方案、形成技術性能要求及相關技術驗證方法提供了總體概念和要求。
其中涉及“低慢小”無人駕駛航空器需通過主動廣播或上報識別碼和飛行動態信息至無人駕駛航空器運行識別系統,以便無人駕駛航空器運行監管單位實現對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可靠監視和識別。
為確保禁漁制度順利實施,福建省市縣三級漁業漁政部門提前謀劃部署,印制《禁漁通告》,出臺《禁漁執法監管方案》,開展聯合執法行動。沿江流域漁政執法機構同步開展執法巡查,開展內陸水域禁漁制度宣傳活動,嚴厲打擊違反禁漁規定、使用禁用漁具等違法違規行為。
首次啟用無人機配合漁政執法船艇、執法車輛沿江巡查,開啟“水陸空”立體執法監管新模式。尤其在閩江下游福州段,福州市支隊充分發揮“海鷹”無人機執法專班作用,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大防范密度,對禁漁水域進行實時監控,分析研判違規行為,采取精準打擊,提高執法監管效率。
3月11日,一套全新的無人機反制系統在青島成功進行設備測試,有望在消除低空公共安全隱患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無人機反制系統可以進行實時監控、迫降驅離、落地查人,實現對無人機‘看得見、打得下、抓得著’。
無人機反制系統主要由無線電監測設備、全向干擾設備、導航誘騙設備三部分組成,配合后臺管理系統即可反制空中飛行的無人機。系統進行無人機反制,流程主要有偵測、識別、追蹤和打擊四個步驟。
據介紹,該套系統的無線電監測設備的監控頻率范圍為300MHz至6000MHz,可對無人機數傳和測控信號實時搜索、探測和報警,具有對無人機數傳和測控信號的參數測量、單站測向、粗略測距功能。同時,該設備具備飛手定位及黑白名單功能,結合識別數據庫可對無人機型號和生產廠家進行識別,對無人機進行定位和連續跟蹤。
偵測識別后,全向干擾設備可在360°范圍內對無人機圖傳、遙控和導航信號的接收和處理進行阻斷干擾;導航誘騙設備則可以通過發射模擬衛星導航信號,對無人機進行位置誘騙、速度誘騙及時間誘騙,最終實現對無人機的驅離、迫降、航向誘導等功能。
近日,荷蘭初創公司PATS Indoor Drone Solutions正在開發自動無人機系統作為溫室中的巡邏哨兵。無人機主要由智能技術和特制攝像頭所控制。攝像頭掃描溫室內空域,探測到飛蛾時,無人機就會撞向飛蛾,并用旋翼撕碎它。
無人機系統源自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學生的設想,當時,他們正設法利用無人機殺死房間里嗡嗡作響的蚊蟲。殺蟲無人機只是Baan溫室害蟲控制系統的一部分,系統中還包括昆蟲、信息素陷阱以及大黃蜂。為了避免殺死對于生態系統有利的益蟲,無人機必須具備一定的判斷力。
美國(NWUAV)公司和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RL)成功完成了氫燃料電池推進系統的運行測試,并計劃在今年進一步開發原型并進行試飛。
質子交換膜(PEM)燃料電池通過將氫氣轉化為水的直接電化學過程產生電,這提供了滿足各種無人系統的功率要求所必需的模塊化和可擴展性。它結構緊湊,重量輕且可靠,并且燃料電池和氫氣的結合可帶來持久的電推進力。
燃料電池的設計基于對氫燃料電池的15年研究以及無人駕駛系統的數十次飛行。可堆疊的設計是可定制的,以適應不同的推進要求。
日前消息,新加坡凱利(Kelley)航空航天公司表示已經收到了100份新的超音速無人機“箭” (Arrow)的預定訂單。這款無人機的售價將在900萬至1600萬美元之間。
這款無人機采用碳纖維的一體成型外殼,顯然很輕。它可以飛行4800公里以上,最大起飛重量16800公斤。速度達2.1馬赫(即2.1倍音速),接近2600千米/小時。
凱利航空航天公司稱這款“箭” 無人機為“力量倍增器”。多架無人機可以由一架有人駕駛的戰斗機控制,并允許它們在戰場執行多個任務。他們也可以由地面站遠程控制。這款無人機可以用于情報、監視、目標捕獲和偵察任務。
億航官方發表推文,推文證實了即將發布的新型電動飛行汽車的傳聞,該新型電動飛行汽車的飛行距離不少于400公里,是EH216的10倍以上。億航將通過引入混合設計,采用多旋翼和固定翼結合的方式來實現這一目標。
在推文中,億航沒有提供任何細節,只提到新機型已經開發了“多年”。還表示將在“幾個月內”測試新機型。
這周關于大疆消息不斷,路透社爆料大疆北美地區去年有三分之一人員被裁員或主動辭職,分別來自帕洛阿爾托、伯班克和紐約的辦公室,今年2月,大疆美國研發負責人離職。
對于上述消息,大疆方面并未給出官方回應。但大疆相關負責人士表示,去年大疆全球營收較2019年仍上升30%左右,屬于計劃內的數據。“北美仍然是大疆的第一大市場。”上述人士稱。
另外,據AI財經社報道,大疆公關總監謝闐地表示,北美(主要是美國和加拿大)在公司總營收中的占比近幾年一直維持在40%。北美團隊裁員消息是路透社的“舊聞”,“感覺好久以前的事情了。”他說,“公司沒有更多信息可以提供。”對大疆北美主要高管離職的消息,謝闐地則回應稱:“北美并沒有核心高管吧。”
哈工大翌翔無人機團隊推出“翌翔一號”無人機,團隊掌握了氫燃料電池無人機的總體設計流程,發展了一套兼具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的燃料電池/鋰電池混合動力系統和電源管理方法,并在試飛實驗中完成了各項技術驗證工作。
該無人機翼展為2.2m,最大起飛重量為8.0kg,有效載重大于0.5kg,理論續航時間可達到8小時,最大航程可以達到550km,是目前國內起飛重量最小的燃料電池固定翼無人機,是首架可采用手拋起飛/降落傘降落的燃料電池固定翼無人機,實用性強。
得益于“翌翔一號”配備的高功率密度的燃料電池/鋰電池混合動力系統,“翌翔一號”可以采用手拋起飛、降落傘降落的起降方式,適合在各種復雜地形中使用。
近日順豐旗下大型無人機公司豐鳥科技完成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重慶兩江航投集團和國投招商聯合投資。此次融資完成后,順豐仍為豐鳥科技控股股東。
豐鳥科技于2017年成立,是順豐旗下大型無人機技術和服務提供商,豐鳥科技致力于以智能航空技術,為行業提供更高效、可靠的運輸服務。
豐鳥科技致力通過研發和引入150公斤-3噸的大型無人機,基于航空運行經驗和能力,建立大型無人機運行所需要的生態和能力,實現與順豐航空物流網絡干支對接,幫助順豐構建“干線大型有人運輸機+支線大型無人機+末端小型無人機” 的三段式航空運輸網絡,完成對三線及以下城市的航空網絡覆蓋,實現36小時快遞通達全國。
以上內容為高博特編輯選取的熱點新聞,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敬請關注“尖兵之翼”(始于2006年)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
|
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2021年全國“蟲口奪糧”保豐收行動方案》,方案中多次提到堅持科學用藥,多采用無人機打藥的方式來預防病蟲害。
在堅持科學施藥。《方案》提出使用自走式寬幅施藥機械、熱霧機、機動彌霧機、電動噴霧器、無人機等施藥機械,盡量避免使用擔架式噴霧機。盡可能選用小孔徑噴頭噴霧,添加相應的功能助劑,保證適宜的霧滴大小和藥液均勻展布性能。熱霧機防治,應配合穩定劑使用;無人機尤其是多旋翼無人機作業,應添加沉降劑。
《技術要點》提出科學實施化學防治。對排查發現的高密度點片發生區,及時選用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等化學農藥開展防控。對飛蝗發生密度每平方米10頭以上、土蝗每平方米30頭以上高密度發生區,及時采用飛機、植保無人機或大型施藥器械實施應急防治,防止暴發成災。
2月3日,廣東交通集團所屬仁新高速(武深高速仁新段)透露,路段研發的橋梁邊坡無人機巡檢管理系統正式上線,是國內首個使用該系統的高速公路,仁新高速正式進入無人機智巡模式,為高速公路開啟巡檢病害“智慧眼”。
“智慧眼”無人機升空后即可按照系統設定的路線和程序,自行飛行巡查,通過北斗衛星高精度定位技術,可實現多機協同“不撞機”,還能組成“蜂群”編隊。系統構建的3D建筑模型,為工作人員提供了電腦端可視化管理,巡查數據還可以通過人工智能識別技術,建立異常數據庫,實行時序管理。解決了數據缺乏統一管理、可追溯性差、數據分析依賴人工等問題。
國外人道主義網站“救援網”(Relief Web)2月4日消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在英國外交、聯邦和發展事務部(FCDO)的支持下,正在加強使用人道主義無人機的全球合作,這是可快速、準確的評估和響應災難的“游戲規則改變者”。
據了解,通過負責任的處理,無人機可以幫助監測洪水、破壞和食品安全,或提供通信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