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子彈短信開放了發現附近的錘友(同樣使用錘子手機的人)的功能,這其實也帶有了一定的社交屬性,算是一個初步嘗試。
微信最初是熟人社交平臺,衍生出朋友圈這種展示個人 profile 的地方合乎邏輯。但子彈短信是從“提升效率”這個入口切入,用戶最易遷移過來的關系鏈是工作關系鏈,所以分享私生活這類社交內容并不適合子彈短信。
但鑒于現在許多與職場相關的內容是依靠朋友圈進行裂變傳播,子彈短信或許可以圍繞工作場景做社交內容。我們可以設想一下,目前集成度超高的微信,未來是否會被分別聚焦工作和生活圈子的、兩款不同的通訊社交軟件取代。我所說的“工作圈子”不止是同公司的人,是由工作圈輻射出去的泛社交關系圈,所以這個產品不會是“釘釘”。
雖然目前還沒有“類朋友圈”的功能,但子彈短信上線了新聞資訊版塊,與騰訊新聞和今日頭條合作。通訊和新聞的整合邏輯是方便用戶閱讀和分享,本質還是提升用戶的停留時間。
最后,我想說,新鮮的產品總是令人興奮的。我們已經期待了太久,究竟什么樣的產品才可以撼動微信現在的統治地位。而未來子彈短信在提升通訊效率上還會有什么新動作,以及是否會更多涉獵社交,36氪都將持續關注。此外,「子彈短信」目前已完成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暫時不便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