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現在無人機很流行了,許多有攝影需求的人會買一架無人機來航拍,比以前的直升機航拍更方便。除了航拍這個功能,無人機還可以作為慶典的表演道具,比如2021年的國慶節期間,就有廣州、杭州和重慶等城市用無人機表演來慶祝節日。
而且無人機的價格也比較低,幾千塊價位的產品很多,購買門檻低,用戶規模也就不小,全行業無人機擁有者注冊用戶已經達到了37.1萬個。因此,無人機的銷售規模在不斷擴大,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統計顯示,2020年我國民用無人機的市場規模達到了361億元,并且預計2021年會達到401億元。
民用無人機又分為兩種,分別是工業級無人機和消費級無人機,這其中消費級無人機的市場占比最高,達到了65.12%。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預測,2021年消費級無人機的市場規模可達到365億元。
這么一塊大蛋糕自然是吸引了不少企業參與進來,有數據顯示,現在我國無人機相關的企業數量已經達到了四萬多家,而這其中最出色的是大疆公司。
無人機領域的巨頭——大疆
大疆成立于2006年,雖然不是最早做無人機的,卻經過多年發展,成為了民用無人機領域的巨頭,占據的市場份額最多。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時,大疆在全球無人機市場上就已經占據了超80%的市場份額,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也達到了70%以上,在全球的民用無人機企業中,穩居第一位。
憑借著超高的市場占比,大疆的收入也是節節攀升,2020年銷售額達到了260億元,另外大疆的董事會有過預測,在2022年時大疆的營收可達1700億元。作為無人機行業的巨頭,大疆的前景也很被資本市場看好,估值很高。
在艾媒咨詢發布的《2020中國獨角獸榜單TOP100》中,大疆以1660億元的估值位列第七名。實際上大疆要是上市的話,以大疆的市場份額,估值會更高的,那為什么大疆成立這么多年了,始終沒有上市呢?有兩個原因。
大疆本身并不缺錢
雖然2020年大疆無人機的銷售額才260億元,跟其他公司比起來確實不怎么多,但是無人機實際上還是一個小眾市場,2020年我國民用無人機的市場規模也才361億元,而作為行業巨頭的大疆,260億元的銷售額在行業內已經是非常豐厚的收入了。
而且大疆的收入增速極快,2013年時營收只有8.2億元,到2017年就達到了175.7億元,4年間營收就增加了百倍之多。而大疆的員工數量并沒有特別多,總共14000人,所以人力成本還是比較低的。
另外,大疆雖然不上市,但是一直都有在融資,目前已經完成了7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業內大名鼎鼎的紅杉資本中國、遠瞻資本、中恒星光等,每一次的融資額都不低,2018年更是融到了10億美元的金額。因此,大疆本身并不缺錢,也就無需通過上市來獲取更多的資金了。
上市了公司會受制于人
網友曾經把華為、老干媽和順豐稱為中國永不上市三大家,不過后來順豐在深交所上市了,就剩下華為和老干媽。人們之所以會覺得這幾家公司永不上市,跟其創始人有關。
華為的任正非就曾經說過,上市了就會受到干擾,不能專心致志地去鎖定華為的戰略目標了。而創辦老干媽的陶華碧也說過,一上市就有可能傾家蕩產,而且上市是騙人家的錢,所以堅決不上市。
大疆多年不上市,跟華為的原因差不多。首先大疆是一家以技術為驅動的公司,而創辦大疆的汪滔本身也是很懂無人機技術的,如果上市了,公司經營就要受制于人,不一定能夠專心致志搞技術研發了。
然后是跟汪滔本人的性格有關系,汪滔曾經說過,世上沒有誰是讓他真正佩服的。以汪滔的性格來看,應該是很難容忍別人對大疆指手畫腳的,如果上市了,那就要面對眾多股東的干擾了。而且以大疆的價值來看,上市之后難免會被一些大財團慢慢滲透,最后掌控了大疆,所以在不缺錢的情況下,不上市就是最好的自保。
那些成立多年都不上市的公司,在人們心中的好感度總是會高一些,尤其是一些科技公司,人們會覺得這些公司保持了初心。事實也證明,資本是逐利的,不少有潛力的公司經過資本運作上市之后,資本火速套現離場,然后公司就走下坡路了,因此,不上市的大疆也被人們寄予了厚望,希望大疆研發出更厲害的無人機。
敬請關注“尖兵之翼”(始于2006年)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 |